企業名稱:泗水縣泗泉養殖有限公司
聯系人:李經理
電 話:0537-4212179
手 機:15563490678
郵 箱:956465626@qq.com
地 址: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
網址 :www.reintreestables.com
如何提高雞苗的成活率?
人工輔助管理雛雞的生長,能夠減少養殖戶不必要的損失,雛雞出殼后的前60天非常脆弱,對于溫、濕度、開食和光照都非常敏感,如果沒有人工的輔助管理,很容易造成雛雞苗的死亡。雛雞怎么飼養才能降低死亡率?以下是育雛的科學飼養要點,可供參考。
(一)調節適宜溫、濕度,提高雛雞成活率。
初出殼雛雞個體小、嬌嫩、絨毛短,保溫能力低,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。因此,搞好防寒保溫,調節適宜的溫、濕度,是養好小雞,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。雛雞適宜的溫度是30-32°C,以后每5天降溫1-2°C,一個月后,外界氣溫在20°C以上可以自然給溫,否則應繼續保溫。調節溫度的方法有:小群雞可放于紙箱或木箱,箱內鋪墊干草或棉絮,墊料下還可放置熱水袋,或用電燈照明取暖。大群雞可采取溫室保育。另外,育雛舍(室或箱)適時的相對濕度為55-65%。調節的方法,只要飲水器內不斷水,即能達到要求。
(二)調控適宜光照,促進雛雞發育
適宜的光照可以增溫、增加食欲,利于消化,促進鈣磷代謝、維持正常生長發育,并能殺菌。但光照強時間又長時,雛雞會過量運動,得不到適當休息而影響雛雞正常發育。因此,應采取遮光的辦法使雛雞得到適當的休息,以利于消化、增重和換羽,同時還可以防啄肛、啄羽等惡癖。
適宜的光照和運動時間為:一周齡內的雛雞可全日24小時光照,并在每次喂飼前后各活動10-20分鐘。一周以后,若天氣晴朗,溫度許可的情況下,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。每天能曬一次太陽,頭一、二天曬半小時左右,以后逐漸延長。20日齡前每天可使雛雞活動6-7小時,(包括采食時間),20日齡以后,晴天可整天活動,但中午炎熱時節應遮光休息2-3小時。
(三)及時供水開食、搞好日糧搭配
雛雞開食之前,先給飲用0.01-0.02%的高錳酸鉀水溶液(呈淺紅色即可),然后喂給8%的蔗糖水,再喂料。飲水供給要充足,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飲拉稀死亡。飲水宜逐漸用新鮮清潔涼水取代溫開水,同時防止雛雞弄濕羽毛。
幼雛要隨時有飼料任其自由采食,以后逐漸減少飼喂次數,喂料不宜過濕,喂量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,但每次以八成飽為宜。
根據雛雞的營養需要:谷實類為50-60%;糠麩類為5-10%;油餅類為20-25%;動物性飼料為7-20%;骨粉、貝殼粉4-5%;食鹽0.3-0.5%。青飼料另外加喂,尤其沒有維生素添加劑時,不能斷喂青料,喂量約為精飼料的30-50%。